开展全国脱贫攻坚普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获得舆论充分肯定。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表示,通过普查,脱贫成果的说服力更强,如果说抽样可能有误差,从技术上来讲普查没有误差问题,确保脱贫真实可靠,是历史检验脱贫成果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认为,此次普查由国家统计局牵头,保证了普查成果的科学性、全面性。 开展普查是对脱贫攻坚各个指标的检验,也是对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薄弱环节的一次全面检查。 各地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普查工作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工作是一件大事,既是交答卷、兑承诺,又是总汇演、大检阅,也是决胜战、收官战。
全国各地在思想组织、人员培训、问题整改等方面多措并举,扎实有序推进脱贫攻坚普查各项工作,为后续普查工作打下良好开端。
1.强化组织领导,提高站位深化认识面对脱贫攻坚普查,部分地区提出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增强做好脱贫攻坚普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河北省康保县要求克服骄傲自满、消极厌战、侥幸糊弄的心理,全力以赴抓好脱贫攻坚普查这大事,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江西省于都县以危机意识强化担当,切实增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强统筹规划,强化沟通协调,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质量。 2.开展普查工作试点,强化培训压实责任贵州省惠水县选取4个试点村作为脱贫攻坚普查综合试点区域,强化培训,编制直观易懂、操作性强的《普查员手册》,使所有普查人员准确理解、熟练掌握普查业务,规范操作,最大程度避免主观意识和工作上的偏差。 甘肃省广河县开展普查业务培训班,从统计法的法律法规、普查方案及组织实施、入户普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行政村普查表等方面对与会人员进行了培训。 重庆市则扎实开展普查培训,有针对性地加强扶贫政策、普查方案和法律纪律培训,确保普查人员上岗前实现全员培训、全员合格。 3.领会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强化调度四川省宣汉县、贵州省雷山县等全国各个地区纷纷召开脱贫攻坚普查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学习全国脱贫攻坚普查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部署脱贫攻坚普查动员工作。
辽宁省召开脱贫攻坚普查动员部署会,要求对全省2016年以来脱贫攻坚成效全面检验和总结,按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脱贫标准,全面核查各地区脱贫质量,检验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4.聚焦问题整改工作,互检自查强化落实湖南省常德市围绕全省脱贫攻坚“回头看”问题整改工作,全面对标对表,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户户清、村村清、县县清,确保全国普查过好关、脱贫攻坚交好账。 陕西省眉县对标国家普查标准,全面开展脱贫攻坚普查自查,对全县10890户建档立卡家庭34726人,87个行政村(社区),部分一般农户开展县级层面进村入户“普查”,确保“人人过硬、户户过硬、村村过硬”。 【舆情点评】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开展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工作,赢得舆论积极响应。
有观点表示,全国脱贫攻坚普查是全面检验脱贫攻坚成效、促进高质量脱贫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一次“大考”。
一方面,全面排查摸清各地脱贫攻坚完成情况,精准掌握贫困地区脱贫基础与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聚焦脱贫攻坚困难矛盾,梳理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的问题,便于后续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化解。
编筐织篓,全在收口。 各级扎实推进各项脱贫攻坚普查工作,确保脱贫攻坚成果是“真”脱贫,脱“真”贫,收获舆论好评。
需注意的是,此次普查涉及范围广、调查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如何顺利开展异地调查、保障普查质量或将成为舆论下一阶段关注的重点内容。 各地相关主管部门还需密切关注舆论动向,防范少数舆论杂音泛起,质疑普查工作的实际效用。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舆情分析师张谢君助理舆情分析师蒙少华)(责编:袁勃、陈泰然)。